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推动上海轻工行业进一步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抓手,弘扬工匠精神,倡导质量诚信,促进科技创新,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塑造上海轻工制造的优质消费品形象,实现上海轻工业更加稳定、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为此,上海市轻工业协会决定,对在上海轻工振兴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突出贡献者,颁发“上海轻工振兴奖”金质奖章,以激励上海轻工员工为上海轻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振兴发展做贡献。
2017年度“上海轻工振兴奖”获奖评选活动于2017年8月22日启动以来,经企业申报,行业协会(企业集团)推荐,“上海轻工振兴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选出5名“上海轻工振兴奖”获奖候选对象,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3月1日-3月7日
自公示之日起,对获奖候选对象有异议的,可与上海市轻工业协会“评审办公室”联系,联系人:戎品云。
联系电话:64453522 传真:64454823
联系地址:肇嘉浜路376号17楼1701室
邮编:200031
上海市轻工业协会
2018年3月1日
获奖候选人:沈建芳
推荐单位: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
基本情况:
沈建芳,教授级高级经济师,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家用电器行业协会会长。
获奖情况:
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 上海白玉兰质量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主要事迹:
沈建芳同志带领的海立集团,主页空调压缩机年产量从当初的25万台,扩张到了目前的2000万台,销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15%,连续十几年排名国内第一,目前居于世界前三。在国内空调压缩机销售总量中,自主“海立”品牌已占到了75%以上。通过自身努力和对品牌的培育,在众多合资企业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逐步取得了与世界空调压缩机强手平等对话的地位。同时在总结了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并结合行业发展现状,首次提出了中国制造应向中国“智造”与中国“自造” 方向转型,并不断取得佳绩。
获奖候选人:石力华
推荐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基本情况:
石力华,高级经济师,老凤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获奖情况:
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工业商业领军人才、全国商业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主要事迹:
2001年,石力华同志接手这个民族品牌企业时,老凤祥的年销售为7.1亿元,年利润584万。面对重重困难,他提出了“敢想、敢做、敢突破”的“三敢”精神,带领全体员工实施了以“调整、突破、发展”为内涵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推进在机制、技术、营销和品牌拓展等多方面的改革、创新,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将一个具有17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品牌“老凤祥”打造成年销售额350亿,营销网点遍布全国乃至海外的“中国黄金饰品第一品牌”。2016年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49.64亿元、18.22亿元和10.57亿元。
获奖候选人:董国璋
推荐单位:上海市钟表行业协会
基本情况:
董国璋,高级工程师,上海摩士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钟表行业协会会长。
主要事迹:
董国璋同志长期以来为推动上海钟表行业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为“上海牌”手表品牌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1999年,上海手表厂通过政策性破产,成立了多元投资的上海表业有限公司,企业通过所有制结构的改变,用工机制的转变,管理体制的改变,从一个连年亏损的企业,成为一个保持9000万—1亿元的销售收入,盈利500-700万的企业。上海牌手表的发展坚持中高档产品发展,向高技术含量产品发展,向提高品牌知名度方向发展,着力形成历史文化积淀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机芯制造创新与品牌塑造相结合,发挥老品牌的优势,打造国产豪华表,占据中国机械手表半壁江山。
获奖候选人:赵江山
推荐单位:上海市城镇工业合作联社
基本情况:
赵江山,高级工程师、上海奉贤钢管厂有限公司董事长。
获奖情况:
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 奉贤区人民政府“拔尖人才”,上海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主要事迹:
近年来,赵江山同志先后研制了高速铁路及城轨交通列车制动管路系统用管、城轨交通内装扶手和座椅、高精度镜面钢管、各类弯管、“抗菌宝”系列不锈钢管、食品工业用不锈钢管、异型钢管等新产品。2012年“高光洁度耐腐蚀奥氏体精密无缝不锈钢管”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上海市优秀发明技术创新成果金奖”; 2016年“高端装备用高性能精密无缝碳钢管”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获奖候选人:王周琴
推荐单位:上海缝制机械行业协会
基本情况:
王周琴,高级工程师、上海安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获奖情况:
曾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百名创业女性、2017年度上海轻工工匠等荣誉称号。
主要事迹:
王周琴同志主要贡献:1、1986年参与了第一台工业缝纫机由日本引进中国的工作,回国后主持完成了GN系列多款高速包缝机的设计、制造。2、1993研发了GK系列绷缝机新产品,个人获得了重大科技贡献奖、技术拔尖人才奖。3、2001年来上海自主创业先后打造了“宝狮”、“宝星”、“Kingleo”三大缝纫机品牌,获得了30多项国家专利。4、2011年设计研发了用于工业管道、锅炉、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等方面的国首台套“工程缝纫机智能模块化自动生产流水线”,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缝纫机的功能扩展到为建筑房屋、工业设施隔热保温,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综合性能极高的绿色节能隔热材料。网织增强岩棉保温板为人们能住上安全、宜居的房子,提供了保障。现该新型材料已由国家建筑工程委员会制定出行业标准在全国全面推广。